黄庭坚《松风阁诗帖》单字放大

《松风阁诗帖》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,墨迹纸本,纵32.8厘米 横219.2厘米,全文计29行,153字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该件作品黄庭坚晚年之作。全书笔画苍劲,风神洒荡。黄庭坚学颜,采用颜真卿大字笔意,而将颜体缩短的笔画(往往是一字中主要的横笔、竖笔或撇笔)伸展延长,力趋险绝,再从字的结构与整篇章法中求得平稳,形成其独特的风貌。其用笔擒纵自如,笔画凝练,无一轻佻之笔。可以说黄庭坚一生中书写的那么多作品,唯独以《松风阁诗帖》最为出名。其风神洒荡,长波大撇,提顿起伏,一波三折,意韵十足,不减遒逸《兰亭》,直逼颜氏《祭侄》,堪称行书之精品。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

  【原文】我见黄河水,凡经几度清。水流如激箭,人世若浮萍。痴属根本业,爱为烦恼阬。轮回几许劫,不解了旡明。寒山出此语,举世狂痴半。有事对面说,所以足人怨。心真语亦直,直语无背面。君看渡奈河,谁是喽罗汉。寄语诸仁者,仁以何为怀。归源知自性,自性即知来。任运堂试张通笔为法耸上座书寒山子庞居士诗两卷。涪翁题。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

  

  

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逐行放大,适合手机观看临摹

  黄庭坚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帖》是黄庭坚晚年杰作,落笔奇伟,点画用笔沉着痛快,笔笔似自空中荡漾而来,充满飞动之势。通篇气宇轩昂,舒展大度,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,充分体现了黄庭坚的典型书风。

  行笔曲折顿挫,如同逆水撑舟,力能扛鼎。经常因为动作过大而造成横画线条中间的断开。

  用笔凝练有力、遒劲郁拔,而富有韵致,尤得秦篆中实、汉隶俊俏笔意。

  正如清初诗人冯班《钝吟杂录》所评:“笔从画中起,回笔至左顿腕,实画至右住处,却又跳转,正如阵云之遇风,往而却回也。”

  纸本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  

黄庭坚《荆州帖》

庭坚再拜,道涂疲曳,不得附承动静。遂六十许日,处处阻雨雪,今乃至荆州尔。春气暄暖 即日不审体力何如?王事不至劳勤,颇得与僚友共文字之乐否?所差人极济,行李道上殊得力。荆州上峡,乘舟不大费而差安便。遂不须人,故遣回。明日登舟即行,方此阻远,临书增情,千万为道自重。谨勒手状,三月四日,庭坚再拜上。公蕴知县宣德执事。

公元1095年(绍圣二年)三月四日,黄庭坚在荆州登船离行前,以小行楷书与公蕴知县道珍重。该幅字势欹侧,结体开张,具其书风特色,所书笔法沉稳,惟笔画中之顿挫起伏较少,与大行书略有差别。此牍曾入宋元秘府,后并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
黄庭坚/ 行书

【1】 庭坚再拜,道涂疲曳,不得附承动静。遂六十许日,处处阻雨雪,今乃至荆州尔。

【2】 春气暄暖 即日不审体力何如?

【3】 王事不至劳勤,颇得与僚友共文字之乐否?所差人极济,行李道上殊得力。荆州上峡,乘

【4】 舟不大费而差安便。遂不须人,故遣回。明日登舟即行,方此阻远,临书增情,千万

【5】 为道自重。谨勒手状,三月四日,庭坚再拜上。公蕴知县宣德执事。

黄庭坚《廉颇蔺相如传》 

约书于绍圣二年(1095年)

全文: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为赵将,伐齐,大破之,取阳晋,拜为上卿,以勇气闻于诸侯。蔺相如者,赵人也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。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:欲秦,秦城城恐不可得,徒见欺;欲勿予,即患秦兵之来。计未定,求人可使报秦者,未得。宦者令缪贤曰:臣舍人蔺相如可使。王问:何以知之?对曰: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。臣舍人相如目臣曰:君何以知燕王?臣语曰,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,燕王私握臣手曰,愿结友,以此知之,故欲往。相如谓臣曰:夫赵强而燕弱,而君幸于赵王,故燕王欲结于君。今君乃亡赵走燕,燕畏赵,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束君归赵矣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,则幸得脱矣。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臣窃以为其人勇士,有智谋,宜可使。于是王召见,问蔺相如曰: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相如曰:秦强而赵弱,不可不许。王曰:取吾璧,不予我城,奈何?相如曰: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,曲在赵;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,曲在秦。均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王曰:谁可使者?相如曰: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城入赵而璧留秦;城不入,臣请完璧归赵。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。相如奉璧奏秦王。秦王大喜,传以示美人及左右,左右皆呼万岁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,乃前曰: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王授璧。相如因持譬却立,倚柱,怒发上冲冠,谓秦王曰:大王欲得璧,使人发书至赵王,赵王悉召群臣议,皆曰:秦贪,负其强,以空言求璧,偿城恐不可得。议不欲予秦璧,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,拜送书于庭。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,礼节甚据,得璧,传之美人,以戏弄臣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,故臣复取璧。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!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击柱。秦王恐其破璧,乃辞谢固请,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,实不可得,乃谓秦王曰:“和氏璧,天下所共传宝也,赵王恐,不敢不献。赵王送璧时,斋戒五日,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,设九宾於廷,臣乃敢上璧。”秦王度之,终不可强夺,遂许斋五日,舍相如广成传舍。相如度秦王虽斋,决负约不偿城,乃使其从者衣褐,怀其璧,从径道亡,归璧于赵。秦王斋五日后,乃设九宾礼於廷,引赵使者蔺相如。相如至,谓秦王曰:“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,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。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,故令人持璧归,间至赵矣。且秦强而赵弱,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,赵立奉璧来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,赵岂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?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,臣请就汤镬,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”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,秦王因曰:“今杀相如,终不能得璧也,而绝秦赵之驩,不如因而厚遇之,使归赵,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!”卒廷见相如,毕礼而归之。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,拜相如为上大夫。其后与秦王会渑池,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廉颇曰:“我有攻城野战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位居我上,我见相如, ,必辱之。”相如出,望见廉颇,引车避匿。舍人相与谏,请辞。相如曰:“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今之视廉将军,孰与秦王?顾强秦不敢加兵於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。

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

为赵将伐齐,大破之,取阳晋,拜为上卿,以勇

气闻於诸侯。蔺相如者,赵人也,为赵宦者令

缪贤舍人。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

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原以十五城请

易璧。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

欲予秦,秦城恐不可得,徒见欺;欲勿予,即患

秦兵之来。计未定,求人可使报秦者

未得。宦者令缪贤曰:“臣舍人蔺相如可使。”王问:“何以

知之?”对曰:“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,臣

舍人相如止臣,曰:’君何以知燕王?’臣语曰:’臣尝从

大王与燕王会境上,燕王私握臣手,曰“原结友

以此知之,故欲往。’相如谓臣曰:’夫赵强而燕弱,而君

幸于赵王,故燕王欲结于君。今君乃亡赵走燕

燕畏赵,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束君归赵矣

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,则幸得脱矣。臣

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臣窃以为其人

勇士,有智谋,宜可使。于是王召见,问蔺相如

曰: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相如曰:秦

强而赵弱,不可不许。王曰:取吾璧,不予我城,奈

何?相如曰: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,曲在赵

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,曲在秦。均之

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王曰:谁可使者

相如曰: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城入赵而璧留秦

城不入,臣请完璧归赵。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

璧西入秦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。相如奉璧奏

秦王。秦王大喜,传以示美人及左右,左右皆呼万

岁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,乃前曰:璧有瑕

请指示王。王授璧。相如因持譬却立,倚

柱,怒发上冲冠,谓秦王曰:大王欲得璧,使人

发书至赵王,赵王悉召群臣议,皆曰:秦贪

负其强,以空言求璧,偿城恐不可得。议不欲予

秦璧,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且以一

璧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,使

臣奉璧,拜送书于庭。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

敬也。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,礼节甚据,得璧

传之美人,以戏弄臣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

故臣复取璧。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

碎于柱矣!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击柱。秦

王恐其破璧,乃辞谢固请,召有司案图

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相

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

城,实不可得,乃谓秦王曰:“和氏璧,天下所

共传宝也,赵王恐,不敢不献。赵王送璧时,斋戒

五日,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,设九宾於廷,臣乃

敢上璧。”秦王度之,终不可强夺,遂许斋

五日,舍相如广成传舍。相如度秦王虽斋,决负

约不偿城,乃使其从者衣褐,怀其璧

从径道亡,归璧于赵。秦王斋五日后

乃设九宾礼於廷,引赵使者蔺相如。相如至,谓秦

王曰:“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,未尝有坚明约束

者也。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,故令人持璧归,间

至赵矣。且秦强而赵弱,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,赵立

奉璧来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,赵岂

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?臣知欺大王之罪

当诛,臣请就汤镬,唯大王与群臣孰计

议之。”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。左右或欲引

相如去,秦王因曰:“今杀相如,终不能得璧也,而绝

秦赵之驩,不如因而厚遇之,使归赵,赵王岂

以一璧之故欺秦邪!”卒廷见相如,毕

礼而归之。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

侯,拜相如为上大夫。其后与秦王会渑池,相如功大

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廉颇曰:“我有攻城野战

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位居我上,我见相如

必辱之。”相如出,望见廉颇,引车避匿。舍人相

与谏,请辞。相如曰:“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

哉?今之视廉将军,孰与秦王?顾强秦不敢加

兵於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两虎共斗

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先国家之急而

后私雠也。

傅山 行书《曹硕公六十岁寿序》屏

旧乡举不复今会,亦不官者,则所谓无用人者也。乃于吾乡闻三四人,见则硕公先生一人。曩与先生同笔砚于袁山之门,一时沾沾自喜。士惟恐其颖之不露,而先生独静、独慎、寡言,吾私颌之。又三年,而隽姚江潘皆生先生之门。皆生今亦不仕。再上舂官,不报,而国变,乃遂闭门谢人事,读书咏歌先王,教子弟研经以需。吾侨西河时,数数过先生谭,子弟行肴觞,有礼有法。时抱三奇小郎膝上,问小诗小书,背诵之,拖习小郎亦渐入大学。三子者,彬彬焉,为先生举六十之觞,礼也。郡子弟友生亦皆喜曰:“先生六十矣!”从而觞之。夫此亦六十,谭何容易!以余所与游,今年登六十者盖三人。其间穷愁者穷愁,可以不穷愁者又多犯吾家“知止、知足”之戒,而子弟又不必皆贤。视先生之为六十,则天人矣。此且无论,以当今之日,一不绝人逃世,亦不应世之老孝廉,而虚邪,而六十,岂复泛泛常时常人之六十者耶?吾颇论先生之无用于斯世,不激不波,于所欲为者为之,于所不欲为者不为;于所为不言其所为,以求容于所不为,亦不言其所不为以自高。愈静愈慎,而内之芥蒂者几消,外之乘芥蒂而隙者亦不不消。如江河三峡之长年,一切济舟之具无所不备,而亦不沾沾其具,弄以示人。而正风旁风,迎潮随潮,风波震荡,一舵默操,愈静愈慎,愈变而愈不变,因而载者不知其在风波中,而读书咏歌先王者亦不废。子弟友生,知其如此,而后先生六十之觞足举也。夫然后知静慎者,寿之本也。先生自有之,无庸复介。先生能饮,吾且介饮。介饮维何?我以其人。盖当今之世,偕之不能而孤而无与,亦戚戚足以损年。乃绵麓温子者,先生同年友也,亦杜门十三四年。于今解颐一时,德星和气,饮同人,不觉而醉,如入汉陈太丘家。吾尝属同人:此冱寒舂谷也。今先生俨然六十矣。两郎君富挟经术,舞花笔,颉颃西河名宿士,跅弛欲过之。皆能奉先生教,有而不居,犹安子弟行,不犯踏是非。先生之德邻者耶!先生不孤矣,可喜也。请一嚼。翼城二袁,不囿于乡,亦不应今世,闭门读书教子弟,臭味与先生不谋而合。先生愈不孤矣。其一亦似先生同年友者。晋卯之榜,何多隐德也!可喜也,请再嚼。吾乃今从南来,复得一彭城古古先生,亦老孝廉,不应今世,汗漫去乡国。旧善骑射,今敛而不试,时寄豪诗酒间,几不可知。而天笃之,尚偃蹇浮沉于今兹。我方外之人,闻之起舞增气。先生闻之,能不起舞增气者耶!请三嚼。是气也,盖不可一世计矣。方外友弟真山书。

傅山的书法艺术

文 / 赵宝琴

傅山是一位既有艺术实践又有独特书法美学理论贡献的书法大师。他出生于书法世家,在八、九岁时即临钟繇(元常),继而学王羲之、王献之、颜真卿。二十岁左右,已『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』。他喜以篆隶笔法作字,真草宗颜真卿,参以钟、王意趣,倡正拙,贬巧媚,对赵字别有见地。他曾摹赵子昂、董其昌诗墨,爱其『圆转流丽,稍临之,遂乱真矣,既乃愧之』。后来他一反当时专以婉媚取胜的董、赵书体之遗风,摆脱了明末清初盛行一时的董香光馆阁体之影响。

傅山  草书王维辋川闲居诗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

释文:寒山转苍翠,秋水日潺湲。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渡头余 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复值接舆醉,狂歌五柳前。清老词宗。傳山。

傅山  隶书张说恩制賜食诗轴  晋祠博物馆藏

傅山对我国历代书法理论与书法各体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探索,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。他发展了老子学说,在书法理论上提出广『宁拙毋巧,宁丑毋媚,宁支离毋轻滑,宁直率毋安排』这一著名的书法艺术创作原则。他主张以立品和务本为书学正宗,非常重视艺术家的品德修养,特别强调『字如其人,书为心画』;『作字先作人,人奇字自古』。

傅山 草书乾坤惟此事诗轴 22.4x57cm 上海博物馆藏

释文:乾坤惟此事,不论古于今。盏酡双白,三春草寸心。中山兔笔在,大醉浑沦寻。俭食中丞旧,家声汉代荫。杯深云月恋,綵舞雀翎浸。世界兹难坏,和同涉入吟。庆寿诗为旭翁老年丈劝觞。侨黄老人、旧年家弟傅山

傅山  草书临王献之江州帖轴  故宫博物院藏

释文:吾当托桓江州助汝,吾此不辨,得遣人迎汝。当具东改枋三四• 吾小可者,当自力无湖迎汝。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。傅山临。

他的书法真、草、篆、隶、行诸体,无一不能,无所不精。他喜爱颜真卿雍容大方的书体,更敬重他大义凜然的气节。傅山的楷书宗法魏晋,尤以颜体笔意为主。其有《性定·身闲》与《竹雨·茶烟》大字巨幅楷书联(晋祠博物馆藏)与傅山楷书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(山西省博物院藏)及《心经》等册页、手卷,从这些作品中既可以看出鲁公之《告身帖》、《麻姑仙坛记》等许多笔法。其楷书大字对联,行笔、起笔、收笔,锋势俱备。在宽博庄严的体势中,错落开合,虚实互补,大而可观。其运笔重拙、刚劲峻拔、气势宏阔处,更多的表现出傅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傅山 草书裴逸民册页 30×26.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

释文:裴逸民曰“养既化之之有,非无用之所能全也;理既有之众,非无为之所能循也;理既有之众,非无为之所能循。”近诸家者言,可谓无弊。若养既化之有,非无用之所能全,则但就形之所待者言之,而有所不待者。正妙于无逸民不曾举得。若其论义于名教,正不可废。

傅山  草篆天龙禅寺诗轴  上海博物馆藏

释文:春雪融复冻,松根带水晶。贪兹人较少,喜历冰之曾。亭午一斋足,穿云不借能。蛣岈老阁在,半日两回登。天龙禅寺。山。

傅山隶书,始从汉隶,熔铸篆籀,既有古源宗法,又有灵犀独慧。代表作有《东壁图书府》隶书轴(晋祠博物馆藏),古朴浑穆,笔力雄健,构成了傅山隶书的基本风貌。傅山篆书,上溯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、汉篆、唐篆等,他时写大篆(草篆),时写铁线小篆。具有独特风格的大篆(草篆),如《夜谭三首之一》草篆轴(山西省博物院藏),用笔迅捷,表现出了一般篆书中不易见到的飞白,即有很高的创造性。他的小篆,如《北斗挂城边》小篆书轴(晋祠博物馆藏),行笔中锋,铁线银钩,笔力苍劲,变化精妙自然。更为奇特的是在此幅作品中,他将大篆融入到小篆的创作中,如第一行中的『云』字,第二行的『树』字,第三行 『峰』字,第四行的『天』字。大胆的创新,可谓罕见。

傅山  草篆正草乾坤如寂寞诗册页 苏州市博物馆藏

释文:(前玦)骨木,口口疋額见口口。巫丹正草乾坤如寂寞,不甘父子老风尘。心青心好过从书,又册口口口n口。圣人尚思雷霆口,口塞剀天炤西秦。财口口句口口口,归口承颜告老颍• 神口口嗶立口口,汉圣威灵兆中兴。参度虎垂象久年,口口松柏可山生。休因纤纬居伊雒,其实成周在镐京。二佶唐尧株国号,又口口系口口口。

傳山草书宿东海制座崖诗轴绫本184.2cm x 52.7cm晋祠博物馆藏

释文:关窗出海云,著被裹秋皓。半夜潮声来,鼈忭郁洲倒。佛事要血性,此近田横岛•。不生不死间,如何为怀抱。宿东海倒座崖I章。玄老社词兄政。弟山

他的行书,受晋代以『二王』父子为代表的流美之风的深刻影响,尤其是傅山的品格、气质、情操、忠孝节义,更近乎王羲之。王羲之的『放浪形骸』与傅山的『萧然物外』在个性及人生态度上更为接近。他的行书作品《丹枫阁记》是一篇情文并茂、书法绝佳的杰作。他所书《湖上新正》、《农务村村急》(晋祠博物馆藏)与书韦应物诗《酴州西涧》行书轴、《历代名臣両像赞•王羲之》册页(山西省博物院藏)等时参以草意,并用以草写行的方法,来体现他那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刚直不阿性格。其字势雄浑,行笔直率、宽舒,故能万毫齐力,有很强的立体感。其手卷、册页等行书作品笔墨纵横,力透纸背,可以窥知作者功力之高超。傅 山的行书作品在笔墨中能表现出颜的沉厚奔放和『二王』的清润圆劲,同时,也体现出了他的艺术主张和哲学、美学思想。

傅山  四体书左思咏史八首十条屏选二  绵阳博物馆藏

傅山  小楷 金刚经册页(局部)台湾海华堂藏

在他的所有作品中,傅山草书作品数量多,艺术价值也最髙,在书法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。诸如晋祠博物馆珍藏的草书精品轴《东海倒座崖》和寿阳县的《五峰山草书碑》,可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。其作品婉转遒劲,团栾气贯,在笔画书写时,缭绕错落形成反复重叠的圈状线条,连绵不断,犹如古树盘藤,龙蛇飞动,一笔而成,不但未感到繁缛,反觉得舒适轻快,自然流畅。

傅山  行草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 晋祠博物馆藏

晋祠博物馆藏有傅山晚年精品之作《晋公千古一快》草书四条屏,书末署『七十八岁翁傅真山书』,为傅山临终那一年的作品。此四条屏,每幅章法安排有新意,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大小参差有致,行与行之间错综开合,从变化中求统一,随心所欲而不逾矩。再加上点画圆润,沉重稳健,笔笔如有千斤之力,内敛外张,气势磅礴。一九六一年春,郭沫若在观傅氏七十八岁墨迹时,曾赞叹其书『豪迈不羁,脱略蹊径,晚岁作此,真可谓志在千里』,这是对傅山老人艺术生涯的中肯评语。在跋中,郭沫若先生用『豪迈不羁,脱略蹊径』八个字,一语道出了傅山草书的精神实质。

傅山  小楷金刚经册页局部  台湾海华堂藏

傅山  行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  山西博物院藏

另有傅山临王羲之《伏想清和帖》草书轴(晋祠博物馆藏)与《读宋南渡后诸史传》草书轴(山西省博物院藏)等手卷、册页。其作品笔势缠绵,坚苍浑穆,潇洒奇逸,气象宕岩,真是出神人化,将明末之连绵狂草推向一个高峰。著名书法理论家陈振濂先生评价说:『傅山的狂草重真性,强调气势,与明代大草书家如徐渭、王铎等相接近,但在磅礴大气上更胜之。盘龙舞虺的线条缠绕给我们的印象是强有力的壮美格调;精心计算的空间被一泻千里的洪流所冲决。』

傅山  小楷乐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残册(局部)山西博物馆藏

傅山善作章草,晚年自为得意,他曾声称:『吾家现今三世习书,真、行外,吾之急就,眉小篆,皆成绝艺。』傅山年轻时也善刻印,是以刀代笔,挥刀游刃,变化如龙。

傅山的书法不仅在他生活的时代享有很高的声誉,直至今天,人们都给以相当高的评价。清乾隆(十二年二七四七年),瞿源珠在张刊本《霜红龛集·序》中说,傅山『书法图画,皆超绝古今,世人咸知宝贵』。清人戴廷栻在《跋家藏傅道翁三世墨迹》中介绍傅山这一书法世家说:『傅公他先生书法名天下,祖孙父子,一堂授受,如右军大令,各臻其妙。神奇浑璞,时人必未尽知也。黄先生石斋(道周)与马先生君常(世奇),论书晋唐后,首推公他。』

傅山  行书 浩博雍容十一言联  晋祠博物馆藏

傅山 楷书 竹雨茶烟六言联  晋祠博物馆藏

赵执信(秋谷)在《饴山文集》中推傅山书法为『清代第一』。日本著名书法大师、篆刻巨匠梅舒适先生称赞傅山书法『伟大也,明末傅山之书迹,推浑天下第一矣』。由此可见,傅山先生的人品与书品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敬重,傅山书法艺术作品早已成为中华艺术长河中的珍宝。

傅山这位书法艺术巨匠留在中国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辉煌业绩,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,是华夏文化的光彩与荣耀。今年是傅山先生诞辰四百周年,谨以此文,以示对傅山先生的崇敬与怀念。

傅山 行书 诗稿册 局部  山西博物院藏

傅山 行书魏收魏书释老志序册页(局部)晋祠博物馆藏

释文:……依佛法二归,又有五(戒,去杀、盗、搖妄、饮酒,)大意与仁、义、礼、智同。蛱蝶此序,若可。山书

黄庭坚《砥柱铭》高清附释文 

2023-04-15 15:52 

黄庭坚《砥柱铭卷》北宋传世墨迹,纸本行楷,共六百余字,抄录唐代魏征《砥柱铭》 。卷上无年款 ,卷高32厘米,长824厘米,加上拖尾纸上历代名家题跋,共卷长近15米。仅次于现藏于美国的18.22米草书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卷和藏于台北故宫的10米长大行楷《明瓒诗卷后跋》,比著名的《伏波帖》(8.20米)、《诸上座帖》(7.29米)还长。

《砥柱铭》 卷作于1095年前后,递藏有序。作品经王厚之、贾似道、项元汴等收藏,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。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,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,后为台湾藏家购得。在2010年6月3日晚举行的保利5周年春拍会上,此卷大字行楷书《砥柱铭卷》以3.9亿元落槌,加上佣金4.368亿元成交,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史新纪录。

此前这件手卷因为文字内容、书法风格等方面与黄庭坚其他作品存在差异,早在乾隆时期曾经被认为是赝品,有诸多猜疑。经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、台南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硕士导师傅申先生研究,最终确定为黄庭坚的真迹,而且是黄庭坚书风转换期的真迹,他还为此卷专门书写了一份近两万字的研究报告。

【释文】维十有一年,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。道被域中,威加海外;六和同轨,八荒有截;功成名定,时和岁。越二月,东巡狩至于洛邑,肆觐礼毕,玉銮旋;度崤函之险,践分陕之地;缅维列圣,降望大河;砥柱之峰桀立,大禹之庙斯在;冕弁端委,远契刘子;禹无闲然,玄符仲尼之叹,皇情乃睠,载怀仰止。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,其词曰:大哉伯禹!水土是职;挂冠莫顾,过门不息;让德夔龙,推功益稷;栉风沐雨,卑宫菲食;汤汤方割,襄陵伊始;事极名正,图穷地里;兴利除害,为纲为纪;寝庙为新,盛德必祀;傍临砥柱,北眺龙门;茫茫旧迹,浩浩长源;勒斯铭以纪绩,与山河而永存!魏公有爱君之仁,有责难之义。其智足以经世,其德足以服物,平生欣慕焉。时为好学者书之,忘其文之工拙,我但见其妩媚者也。吾友杨明叔,知经术,能诗,喜属文,吏干公家如己事。持身清洁,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;亦不以骄慢以诳于下愚。可告以郑公之事业者也。或者谓:世道极颓,吾心如砥柱。夫世道交丧,若水上之浮沤;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,又不可以为人臣之佐则。砥柱之文座傍,并得两师焉。虽然,持砥柱之节以奉身;上智之所喜悦,下愚之所畏惧。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节哉?

::(fù)安定;安宁;

::(zhěn)古代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;

::崤函(xiáo hán)古代地名,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。相当今河南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。西汉贾谊《过秦论》称“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”即此;

::桀立( jié lì)耸立;

::冕弁( miǎn biàn) 冕和弁。均为古代帝王、诸侯、卿、大夫所戴的礼帽;

::端委( duān wěi) 古代礼服;

::皇情( huáng qíng) 指皇帝的情意;

::伯禹( bó yǔ) 夏禹;

::夔龙( kuí lóng)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描写夔是:“状如牛,苍身而无角,一足,出入水则必有风雨,其光如日月,其声如雷,其名曰夔”。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;

::益稷( yì jì) 是指禹臣伯益与后稷的并称;

::襄陵( xiāng líng)指春秋晋国国君-——晋襄公陵墓,故叫襄陵。因现所在地为襄陵镇,“襄陵”也常代指襄陵镇;

::事极( shì jí)指事之究竟,出自《韩非子·解老》;

::盛德(shèng dé)品德高尚;

::砥柱( dǐ zhù)山名,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,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 ;比喻能坚守原则、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 ;

::服物( fú wù) 使人诚服;

::师表( shī biǎo)表率,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;

《砥柱铭》

黄庭坚 / 行楷

【1】维十有一年,皇帝御天下

【2】之十二载也。道被域中,威加

【3】海外;六和同轨,八荒有截;功成

【4】名定,时和岁阜。越二月,东

【5】巡狩至于洛邑,肆觐礼

【6】毕,玉銮旋轸;度崤函之

【7】险,践分陕之地;缅维列圣,降

【8】望大河;砥柱之峰桀立,大

【9】禹之庙斯在;冕弁端委,

【10】远契刘子;禹无闲然,玄符

【11】仲尼之叹,皇情乃睠,载怀

【12】仰止。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

【13】之,其词曰:大哉伯禹!水

【14】土是职;挂冠莫顾,过门不

【15】息;让德夔龙,推功益稷;

【16】栉风沐雨,卑宫菲食;汤汤方割,

【17】极名正,图穷地里;兴利除

【18】害,为纲为纪;寝庙为新,盛

【19】德必祀;傍临砥柱,北眺龙门;

【20】茫茫旧迹,浩浩长源;勒斯铭

【21】以纪绩,与山河而永存!

【22】魏公有爱君之仁,有

【23】责难之义。其智足以

【24】经世,其德足以服物,

【25】平生欣慕焉。时为好学

【26】者书之,忘其文之工

【27】拙,我但见其妩媚者也。吾

【28】友杨明叔,知经术,能

【29】诗,喜属文,吏干公家

【30】如己事。持身清洁,不

【31】以谀言以奉于上智;亦不

【32】以骄慢以诳于下愚。可告

【33】以郑公之事业者也。或者

【34】谓:世道极颓,吾心如砥柱。

【35】夫世道交丧,若水上之浮

【36】沤;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,又不

【37】可以为人臣之佐则。砥柱之文座

【38】傍,并得两师焉。虽然,持砥

【39】柱之节以奉身;上智之所喜悦,

【40】下愚之所畏惧。明州亦安能病

【41】此而改节哉?